专题>>最新聚焦>>两学一做>>学习动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两学一做”信阳行红色教育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6-07-07

参观城阳城遗址博物馆
参观鄂豫皖苏分局旧址
孙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参观学习
参观大别山红廉文化苑
在鄂豫皖首府革命纪念馆广场宣誓
在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前合影留念
党员干部们交流探讨学习的心得体会

九十五年波澜壮阔,九十五年壮丽璀璨,我们党迎来了她的95岁华诞。为庆祝建党95周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认真落实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要求,6月28日至6月29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魏周兴,副院长刘海旺、魏兴涛、陈家昌带领我院党员干部二十余人,驱车5小时,行程数百公里,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敬仰的心情,来到了信阳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地方进行教育活动,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风采,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8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员干部首先来到了位于信阳市图书馆二楼的“大别山红廉文化苑”,大家先后参观了史廉、红廉、警廉等展厅,实地感受“清风大别山”廉政文化。“大别山红廉文化苑”以清廉为主线,以红廉为主体,以史廉为鉴,以茶廉为脉,融汇了信阳3000多年廉政文化元素,集中展现了廉政文化历史传承和我党在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成就。在红廉展厅,党员们了解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清廉为民的革命本色、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如苏区检察官蔡申熙受伤让粥、“红薯地里埋银元”、“刘邓大军借粮条”、徐向前元帅改名寓志、李先念留给老区人民的“连心锁”、“忠孝两全”许世友等优秀革命先辈的勤廉事迹,这些事迹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党始终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优统。在警廉厅,一件件腐败案例展示在大家面前,发人深省,有许多人从党的高级干部、人民的功臣变成了人民的罪人,原因各有不同,有专断之祸、亲情之困、法盲之愚、信仰之失、赌博之恶、嗜好之惑、节礼之迷等,这些案例时刻提醒我们要以案为鉴,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随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员干部驱车赶往单位位于信阳的孙寨遗址和城阳城址8号墓等两处考古发掘工地现场参观。

孙寨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2015年10月,为配合出山店水库工程建设,我院对孙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3600平方米,遗存年代主要为新石器至西周时期。城阳城址位于信阳市平桥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六座楚王城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一处古城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阳城址是战国时期楚国经略淮河流域的重镇,城址位于淮河上游左岸的土岗上,地势较高,十字江从城址西部、北部流过。城址西南岗地上分布有楚国贵族墓葬。为了更好地保护城阳城址八号墓,我院先期对该墓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搞清了墓葬的基本形制和堆积概况。2015年8月,我院对八号墓进行考古发掘。八号墓入选“2015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此次参观由我院公众考古与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武志江担任“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成果,特别是城阳城址八号楚墓和孙寨遗址的考古收获。“讲解员”娴熟的业务知识和风趣的讲解,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楚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特色魅力。参观的党员干部也积极为如何做好下一步的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又激情澎湃地投入到第二天的参观学习中。29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信阳新县。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大家参观了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

参观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鄂豫皖首府革命纪念馆时,我们了解到,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1931年5月12日于新集正式成立,分局直隶于中央政治局。根据《中央关于鄂豫皖省委的决议》又组成了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组织部长高敬亭,宣传部长成仿吾。分局、省委成立后领导了鄂豫皖人民在军事斗争中取得节节胜利,同时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当年分局下设机构,鄂豫皖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少共分局等部分领导人的住室及其生活用具至今保护完好。陈展内容按时间顺序,以上千幅文字图片和数百件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让我们了解了先烈们在革命时期的种种事迹,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先辈们同仇敌忾,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画面。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必定会取得最终成功。

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我院全体党员在魏周兴书记的带领下,在鄂豫皖首府革命纪念馆广场上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传奇名将许世友将军的出生地,也是将军谢世后的安息之地。以将军墓地为中心,我们先后参观了将军故居、生平事迹展、将军生前珍藏万枚毛主席像章展、将军纪念广场、许母坟、五凤松。“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魂”,许世友将军“忠国孝母”的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重温了党的历史,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大家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院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时刻警醒自己以身作则,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党员先进性,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河南文化网 未经河南文化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