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最新聚焦>>2016春节专题>>猴年说猴
 
   
漫谈中国的猴文化

说起猴子,中国人会有一种亲切感,猴子活泼伶俐,谁不喜欢呢,何况还是人类的近亲。当然对中国人而言,对猴子的感情还和中国人的偶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分不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将中国的猴文化上升到了一种国人的精神,美国电影有各种英雄超人,而孙大圣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神话和英雄代表。猴年马上到了,在等待中先来看看中国的猴文化。

生肖

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称为“申猴”。伴随着中国的生肖文化,猴文化也代代流传。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每年的春节,中国人庆祝节日都会与当年的生肖联系起来。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民俗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版权所有:河南文化网 未经河南文化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