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全家大团圆,亲朋好友大聚会。”“过年是爷爷给的红包,妈妈买的新衣服。”“过年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漫天璀璨的烟花。”“过年是不能陪伴家人的歉意,坚守岗位的职责。”提起过年,人们往往浮想联翩。贴道酉、给压岁钱、放鞭炮……过年期间市民最爱做什么?羊年春节准备怎么过?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过的是热闹和喜庆
提起过年,刘大爷脸上露出满满的笑意,“今年还是老样子呗,全家团圆一起过!”刘大爷说平常孩子们工作忙,满世界地跑,见一面都很难,但每逢过年,共同的假期把他们长时间地凑到了一起,“我和老伴正忙着准备给他们爱吃的饺子选购材料呢。大儿子爱吃韭菜鸡蛋的,小孙子爱吃猪肉芹菜的。闺女喜欢羊肉萝卜的,女婿什么都行,最好招待……”刘大爷笑着告诉记者,过年期间他们全家还准备一起去泡温泉,“我也跟回风,学他们享受享受。”
“抢春联,逛庙会,扭秧歌,猜灯谜,过年,哪热闹去哪,我呀,就爱凑热闹。”市民王女士说,政府在年前年后都会组织很多的民俗活动,她9日下午就跑到火车站参加了省书法家协会组织的送春联活动,拿到了两副春联,沾了不少喜气。
也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新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走亲访友,初一在老家陪父母,初二陪妻子回娘家,初三去上坟,初四去姐姐家。“从小到大我家的传统一直是这样,过年的每一天做什么,都有一套说法。”刘先生说。
相较于上述的传统过年方法,年轻人倾向于朋友聚会、唱歌、外出旅游等。“年年都是在家里过,今年我准备带爸妈去海南旅游。”26岁的李涛告诉记者,他的爸妈比较传统,担心都出去旅游了会冷落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所以说服父母和他一起去花了不少工夫。“过年期间朋友们都回来了,年前到年后,大小聚会不下十次,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很短,今年和他们一起去旅游,也是想多陪陪他们。”
19岁的王林每年过年都会和父母一起买各种各样的炮仗,在新年期间的晚上和亲朋好友开车到黄河边燃放个够。“天地两响、烟花炮、冲天雷、擦炮、摔炮,玩一会儿歇一会儿,我们能玩几个小时,一年当中也就过年能这么过瘾。”王林说这是自己过年间最喜欢做的事情。
盼的是快乐和团圆
人们庆贺新年的办法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相较于过去的辞旧迎新、热闹喜庆,如今的过年方式中增加了诸如养生、节俭、旅游的字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过年之于现代人的意义?现代人花样百出的过年方法,又反映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民俗学家孟宪明说:“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与亲情、家国的羁绊更深,因此这个一年当中最完整、最重要的节日,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情感意义和教化意义。”
诚然,过年之于中国人,既是热闹、喜庆、休整、总结,也是回归和团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范国强认为,每个中国人心底都有着对“家”的守望。过去“儿行千里”已经是很远的了,离家的游子步入腊月就开始为返程做准备。现代人行千里、行万里的更多,虽然交通方便了,但人们还是一样,会早早地把事情处理好,踏上回家的路,在年三十的晚上,阖家团圆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无论人们如何庆贺新年的到来,他们追求快乐、渴望团圆、为来年祈福的心情不变。” 范国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