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羊刃开否塞,当道则摧,不管其神马东西
下联:鸡德镇福关,有妖必俘,无论尔冠猴高下
横批:羊启吉门
注释:
羊刃——传说中掌管司刑的特殊星煞,此星煞因刚若杀羊之利刃而得名。《三车一揽》云: “羊,言刚也;刃者,取宰割之义。禄过则刃生,功成当退不退,则过越其分。如羊之在刃,有伤也。”这里取其引申义,指正义、国法。
鸡德——典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三章。“君独不见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鸡的德性。指文、武、勇、仁、信。
冠猴——典出明·刘基 《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轩鹤冠猴的意思即: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专家评联:
此联平仄对仗工整,上联下联的首联和尾联中分别嵌入了羊、马、猴、鸡这四个在十二生肖中相连的属相,且每个属相的代表用词皆依典而出,并能做到一语双关,这使得整幅联意承上启下,相得益彰,诙谐成趣。如:神马东西,本义是指马年去了,马年这匹神马向东行或向西走,而这里作者却巧妙地双关了网络流行语的意思,即“什么东西”,暗含了对腐败者的不屑和憎恶; 冠猴高下,本义是戴着帽子(兴妖作怪)的猴子的个头高低,而这里作者依然一语双关,意即:那些官本位主义者——将自己当做王侯、侯爵的官老爷的地位的高低。阅读此联,不仅让普通百姓痛快淋漓,而且更能让心存侥幸的腐败者心生畏惧。
此外,此联横批中也明暗嵌着羊、鸡两个属相,像似对整个联意的总结概括,细想十分有创意。
上联:马踏归途,正乾坤朗朗,执马刀,放眼望,看谁还指鹿为马
下联:羊开隆泰,恰日月昭昭,仗羊刃,凝神听,闻奏竟叱石成羊
横批:马愿如羊
注释:
马刀——骑兵专用的战刀(马刀手是古代和近代的一个重要的兵种)。这里取其引申义。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叱石成羊——义同点石成金,指化腐朽为神奇。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马愿如羊——引申义即:官吏从政应清廉。典出《后汉书·张奂传》:东汉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联合羌人击败匈奴,羌人头领感恩而献马二十匹﹑金鐻八枚,奂对诸羌首领说:“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即以金﹑马悉数归还。后以“马愿如羊”为官吏从政清廉之典。
专家评联:
此长联无论是从上下联相互承接的联意,以及横批的择用上看,还是从楹联的技巧的运用上看,都应被视为联林中的珍奇之作。此楹联的意思,相信无需解释,大家也都能读得懂。从技巧上看,此长联仄起平收,对仗工整,用典准确,且由于联中长短句搭配使用得当,读起来给人一种强悍的气势,适宜于震慑腐败,弘扬廉政(上联意思重在反腐,下联意思重在倡廉)。
上联中作者分别以鹤顶格、蜂腰格、凤尾格的方式,巧妙地嵌入了三个“马”字,且每个马字均来自典故(老马识途、马刀、指鹿为马),如此便给下联的创作制造了极大的“险情”,但是,为了不“辜负”上联的奇思妙创,在下联的创作中,作者竟然又引经据典(三羊开泰、羊刃、叱石成羊),分别以鹤顶格、蜂腰格、凤尾格方式巧妙地嵌入了三个“羊”字,出奇制胜地对上联的“高难度”予以了“化险为夷”。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横批中作者再次别具匠心地将“马愿如羊”的典故引用过来,如此,“马、羊”二字不仅又在头和尾的位置被嵌入到主题中,而且此典故的寓意更能对全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使得此联横生异彩,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