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参赛剧目之一,昨晚,由邯郸市东风剧团表演的《打金枝》(评委场)在铁路文化宫上演。这部加工提高的传统剧有何新颖之处?豫剧在省外发展情况如何?昨日,记者采访了《打金枝》主演、豫剧“桑派”传人苗文华。
“《打金枝》是师傅桑振君的成名作,长演不衰,我主演的这版《打金枝》在保留老戏的经典桑派唱腔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增加了一些新的包装手段,使这部戏看起来养眼,听起来入耳。”苗文华说,《打金枝》称不上是一部大制作,舞美设计简洁雅致,没有复杂的道具布景,更多地把空间留给了演员表演。
作为豫剧大师桑振君的得意弟子,苗文华很好地继承了豫剧桑派“字巧韵巧,百句不竭”的唱腔技巧,昨晚的演出中,扮相俊美的苗文华甫一亮相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她细腻的表演,甜润的嗓音很快将观众拉进了剧中的故事,苗文华在剧中一人分饰公主、皇后两角,扎实的表演功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苗文华说,能受邀参与本届豫剧节,她感到十分振奋,像“回到娘家”,“这次盛会为各院团之间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对于观众来说,也能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外省的剧目,这些剧目与本地剧目有不小的差异,相信能令戏迷耳目一新。”
豫剧虽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看戏、豫剧后继无人的现象让人不得不担忧豫剧的未来,那么豫剧发展前景如何?如何传播发扬呢?对此,苗文华说:“不得不承认,豫剧近些年来是越来越萎缩的,不少河南以外的豫剧团已经消失了,可以说豫剧已经走到了低谷,但是我相信,低谷之后将迎来上升期。”苗文华说,豫剧业内人士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想方设法让豫剧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豫剧演员断代的问题也是横亘在苗文华心中的一道难题,对此,她有自己的建议:“演戏一定要口传心授,要不然会越发展越变样,已经成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可以借鉴一下昆曲的传承模式,多收徒弟,让年轻演员一茬一茬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成长起来,我相信,豫剧的发展前景还是光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