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10日11: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4年,郑州歌舞剧院以“少林禅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河南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为内核,用最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台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舞剧——《风中少林》。此剧一经推出,就在国内引起轰动,创造了空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怎样借助少林禅武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将《风中少林》打造成一部能够为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纳、热爱的舞剧,从而搭建一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郑州歌舞剧院为此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从剧本的写作、音乐元素的建构到舞蹈语汇的编排,舞美、灯光的设计,一切的准备,都为《风中少林》的海外拓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出国门
打造河南金名片
2008年盛夏,美丽的狮城刮起一股“中国风”——《风中少林》应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之邀,赴新加坡参加《联合早报》创刊85周年纪念活动演出。
在新加坡河入海口,坐落着举世闻名的“大榴莲”——滨海艺术中心。作为对外开放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表演场所。《风中少林》就在这里向新加坡观众展现来自东方的舞蹈神韵。演出期间,甚至有不少观众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赶往新加坡观看演出,原计划举行的4场演出不能满足当地观众需求,不得不加演一场。新加坡总统纳丹携各级政要1700多人观看了《风中少林》演出,被媒体称为“国家精品剧目出国演出获得的最高待遇”。
少林寺、少林武术早已蜚声国际,而郑州乃至河南却仍令不少国际友人感到陌生。《风中少林》的成功演出,以及它所带动的宣传报道效应,使更多新加坡友人开始了解河南,爱上郑州。此次《风中少林》澳洲巡演,正值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在澳大利亚成功举办,是“中原文化澳洲行”系列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东方文化的神秘,历来为西方着迷,但由于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真正内涵历来不为西方熟知,西方人对中国舞台艺术的了解仍停留在“北京Opera”的层面,对中国的认识也更多停留在“中国功夫”等局部领域。《风中少林》的澳洲巡演,使澳洲人不再一味关注中国功夫,而是对舞剧中体现出来的强烈而浓郁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舞蹈服装和中国功夫中蕴涵的禅、武、医精神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赞赏。这无疑是《风》剧传播中国文化、使西方认识中国的最成功之处。
《风中少林》巡演带动的中国文化热燃遍整个澳洲,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赞扬该部作品很好地完成了文化外交的使命,夸赞每一个演员都是一位中国文化推广的使者。郑州歌舞剧院,将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中原文化精髓的精品剧目推向世界的同时,也打造了一张河南的金名片,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河南。
机制创新
发掘艺术生命力
2008年9月,《风中少林》远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澳亚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除了武术、舞蹈带来的视听享受,巧妙的道具、炫目的灯光音效是另一闪光之处。杰出的舞美表现为每一位走进剧场的观众提供了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也使澳大利亚观众领略到古老东方禅武文化的神秘和中国舞剧的艺术魅力。连续两场的演出,吸引了包括CNN、澳联社、时代先驱报、凤凰卫视在内的20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前往报道演出盛况。
2009年1月,《风中少林》再次赴澳。在堪培拉、墨尔本和悉尼三大城市展开巡回演出,创造了中国艺术团体赴澳演出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商演场次最多的上演纪录,被西方主流媒体认为是“中国打入西方主流社会的第一部舞剧”,创下了中国舞剧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票房奇迹。
这些成绩并非轻易得来,在《风中少林》赴澳演出之前,郑州歌舞剧院对《风》剧做了大量细致的修改、完善工作,从音乐、灯光到舞台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西方人的审美习惯。有观众评价说:“少林武术的表演,既精彩绝伦,又与故事情节丝丝相扣,且不张扬危险动作,符合西方人的欣赏习惯。”
“剧院在成立之初就着眼于机制创新,使得郑州歌舞剧院的文化产品都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艺术生命力。”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张向荣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正是《风中少林》能够在海内外获得成功的最好注脚,也是郑州歌舞剧院能够在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新时期文艺市场站稳脚跟、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郑州歌舞剧院灵活的创新机制是出国演出成功的根本保证,《风中少林》在悉尼演出期间,因剧场预定等因素制约,最终确定的皇家剧院因为舞台过于狭小、没有后台侧台、没有音响设备,无法承载现代大型舞剧的演出。郑州歌舞剧院的灵活机制再次得以完美体现:现场改动舞台布景、最大化减少道具使用、压缩演员阵容、调整舞台布局、现场修改舞蹈和武术表演形式,在不减损艺术魅力完整性的前提下,使得演出完满进行,获得了空前成功。悉尼总领事馆文化参赞李建刚激动地表示:这是他看到的所有国内赴澳演出同类舞剧中最优秀的剧目。
除了机制的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也是郑州歌舞剧院的一大法宝。郑州歌舞剧院几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正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的直接结果。坚持演艺精品化,终于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风中少林》问世后,囊括了国内“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十大精品剧目”等大奖,演出200余场,演出收入近2000万元;在澳洲巡演期间连续两次接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演出邀请。现在,2009年5月的新加坡之行、9月的加拿大之行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人民网记者 张 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