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由郑州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河南人民会堂首演,引起轰动。
2005年,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评价:《风中少林》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创新,是近年来少有的一台好戏。整个剧目文武结合,刚柔并济,以情感人,以舞动人,以技惊人,达到了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舞与武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舞剧史上是一个创举。它赋予《风中少林》以深远的意境、文化的内涵、英雄的气势,使之成为一枝扎根于中原文化沃土的艺术之花。
2005年6月24日,《风中少林》首次进京,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给予高度评价:“舞剧把武术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非常具有中原特色,哪一出戏的武打都没有这出好。”
专家们毫不掩饰对《风中少林》的喜爱。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认为,《风中少林》呈现特色鲜明的中原文化,营造出气势宏大的舞台诗意,在当前的舞剧创作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达到了相当的历史层面和文化高度。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舞蹈学博士罗斌,中国歌舞剧院原院长汪曙云等专家则认为该剧发掘了一种用高雅艺术演绎古老传统题材的现代形式,具备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国际交流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精品之作。
此剧开河南原创舞剧先河,它获得的很多奖项和荣誉对于我省来说都是第一次:
2005年11月,《风中少林》夺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金奖,这是河南舞剧第一次获此殊荣。
2006年初,该剧获河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2006年11月,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文艺精品剧目”;2007年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2007年11月,获第十二届“文华奖”新剧目奖。
它是河南第一部真正走上市场的舞剧。屡屡捧回大奖的同时,舞剧《风中少林》在演出市场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先后在我国30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连演百场,至今盛演不衰。
《风中少林》诞生之初,郑州歌舞剧院就定下了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宏大的远景目标:要借助少林禅武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以国际化的舞蹈语汇,诠释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品牌,搭建起一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
2007年1月份、9月份,《风中少林》随“中原文化港澳行”活动两度赴我国香港演出。2008年7月,《风中少林》成功赴新加坡演出并引起轰动,剧组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等的接见;同年9月,该剧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澳亚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2009年1月至3月份,《风中少林》再度赴澳,先后在堪培拉、墨尔本和悉尼3个城市进行了33场商业性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激起空前的社会反响。《风中少林》的澳洲巡演,不但创下了国内文艺精品剧目海外商演场次的纪录,还赢得了令人满意的票房和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