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淄博分会场演出压轴戏《嫦娥》
     发布时间:2013-09-22

2008-11-7 2:02:00 作者: 孔维梅 马光舜

日报讯 11月6日晚,大型古装神话京剧《嫦娥》在淄博剧院举行首场演出,11月7日演出评委场,届时将为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淄博分会场落下帷幕。

京剧《嫦娥》是河南省京剧院邀请国内著名剧作家张永和、著名导演谢平安等组成强大的创作班子,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精品剧目,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怡担纲主演嫦娥。这是河南省京剧院建院63年来以原创大型剧目的身份第一次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

《嫦娥》一剧讲述了仙女嫦娥因替民申冤被贬人间,与后羿合力射日搭救苍生,为使百姓免遭灾难忍痛奔月甘受寂寞的故事。该剧将神话题材转化为地域人文题材,既不乏浪漫色彩,又富有人文精神,突出了苍生之爱高于两性之爱,使主题立意得到了很好的升华。舞台美术虚实结合,气势恢宏,伴舞、群舞的运用富有创意。主题音乐以及伴唱、合唱等有机地融入了中原音乐元素,显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服装华美绚丽,更增添了神话故事的传奇色彩。整台演员精神焕发,表演认真严谨,饰演嫦娥的王怡扮相俏丽,唱腔圆润清纯,表演沉稳大方,尤其水袖的运用和肢体的造型都魅力独具,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该剧导演谢平安介绍,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古代神话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时下的戏曲舞台再现这段美丽的神话,尤其是探月工程“嫦娥一号”成功上天,使“嫦娥”更具有现实关注度。以前的同类题材剧强调的是奔月,那是“果”;新版《嫦娥》强调的是“因”——嫦娥为什么奔月。此剧可以说是“嫦娥奔月”的“前传”。以前的说法,后羿是暴君,嫦娥偷吃了灵药。新剧要有更合理的解释,于是重新编写了故事——嫦娥和后羿为了成全爱人和保护百姓,两个人都在选择,在两难中艰难选择,这样主题就比一般神话深刻沉重多了。谢导演说,《嫦娥》是神话剧,神话只是载体,重要的是传达人文精神,因此全剧由四个点构成了一条情感的中心线,靠情感打动观众。在排演中,也不能忽视剧目的神话彩色,要强调视觉的远古效果,不仅有烟雾,还有飞人。尤其是运用了现代的科技手段,后羿射日时九个太阳在空中爆炸,这将成为该剧的看点之一。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