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9-24 3:55:13 来源:东方今报
穷酸迂腐的孔乙己、愚昧无知的阿Q,在喜剧的面具下,有着同样悲剧的命运。从小说到舞台再到银幕,中华大地经历近百年风云、沧桑巨变,但经典的魅力永不消逝,文化的传承仍在继续。曲剧电影《阿Q与孔乙己》将怎样演绎鲁迅笔下的经典小人物,值得期待。
16年前,根据鲁迅笔下最经典的两个人物“阿Q”、“孔乙己”创作的曲剧《阿Q与孔乙己》被搬上舞台,2011年,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这部戏又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昨天,《阿Q与孔乙己》这部戏曲电影上映之前,《梨园春》的舞台设计成了“咸亨酒店”,电影主创人员杨帅学、邱全福、胡希华等河南曲剧顶级表演艺术家做客《梨园春》。节目开始之前,制片人兼主演杨帅学接受了东方今报记者专访。
□东方今报记者 赵珈
■ 温馨提示 上映时间: 2012年9月24日
上映地点: 全国城市及农村院线同步上映,河南奥斯卡人民会堂影城首映,其他影院陆续上映。
◎花絮 大家最烦的就是我的声音
去年7月,炎热的横店影视城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剧组,在同时拍戏的几十个剧组中,他们来去匆匆,只停留了十五天。这十五天对于制片人兼主演的杨帅学来说,可是十五个不眠昼夜。
“演员们拍完自己的戏就可以走了,但是我要一直待在片场,每天只能休息四小时,还不一定睡得着。”杨帅学告诉记者,他除了在影片中饰演自己已经演了16年的“阿Q”,还是制片人,所以除了表演,杨帅学还要兼顾片场的安全、置景、演员调度等大小事务,“每天剧组成员们最讨厌听到的就是我的声音,天天喊起床了、开拍了”。
《阿Q与孔乙己》是河南省曲剧团当家花旦刘青的电影处女作,“吴妈”这个角色与她20岁的年龄差让刘青真的“头疼”。“这部戏里的吴妈十几年来一直是我在演,但是拍电影时我一点都不自信,因为原著中的吴妈不到三十岁,我已经是快五十的人了,只有从造型上多下工夫。我化妆每次都需要4个小时。”
◎传承曲剧的坚守已看到了希望
13岁开始学戏,36岁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河南曲剧“梅花奖”第一人,45岁把曲剧《阿Q与孔乙己》搬上银幕,河南省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杨帅学在曲剧的道路上坚守了30多年。2010年5月,杨帅学主演曲剧《阿Q与孔乙己》随河南省文化交流代表团赴台湾演出,让曲剧原创剧目首次走进台湾。台湾豫剧团“豫剧小皇后”萧杨玲也因此加盟曲剧电影《阿Q与孔乙己》,使之成为首部海峡两岸戏曲表演名家共同打造的曲剧电影。
尽管曲剧这种河南地方剧种有些“小众”,尽管戏曲电影的前路未明,但杨帅学还是看到了坚守的希望。“曲剧既有北方唱腔的高昂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委婉细腻,是全国观众都比较容易接受的戏曲形式,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梨园春》擂台上走出来的青年戏迷董渊博也成为杨帅学的徒弟,参演《阿Q与孔乙己》,杨帅学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曲剧的热爱。“这两年来政府对戏曲文化的大力支持,也使得河南戏曲电影作品有增多趋势,去年就拍摄了十多部戏曲电影。”杨帅学十分欣喜地告诉记者。
◎现场 《梨园春》舞台变成咸亨酒店
“今晚《梨园春》舞台和以往不同,回到了清末民初那个年代,鲁迅笔下最经典的两个人物得以同台。”本期《梨园春》导演黄晓沛告诉记者,为了迎接《阿Q与孔乙己》剧组到场,《梨园春》舞台将成为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范军、关枫两位主持人着民国服装,年代感十足。
范军化身“范掌柜”,烫好了上等老酒,准备了茴香豆,和剧组成员们边吃边聊。除了拍摄花絮,《梨园春》现场上演了电影《阿Q与孔乙己》中的“一块钢洋”、“我不老”、“阿Q求爱”、“刑场”等精彩片段,让观众率先领略电影的魅力。杨帅学演唱电影《阿Q与孔乙己》主题曲,胡希华、范军即兴合作《李豁子离婚》,董渊博、刘艳丽等剧组成员也现场表演了拿手唱段。“吴妈内心独白”节目将晚会推向了高潮,一时之间,在舞台上出现了9位“吴妈”,效果十分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