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来了交响合唱版 豫剧版50年前风靡一时
     发布时间:2013-09-14

时间:2013-05-16 08:20: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豫剧《朝阳沟》曾经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经典豫剧精品,剧中很多唱段不仅曲调优美且流传很广。5月27日和28日,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根据豫剧《朝阳沟》改编创作的交响合唱将登台国家大剧院。

现代豫剧《朝阳沟》曾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豫剧精品,剧中很多唱段曲调优美且流传很广。5月27日和28日,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根据豫剧《朝阳沟》改编创作的交响合唱将由河南交响乐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共同带到国家大剧院。豫剧经典作品将有交响合唱版本全新亮相。

豫剧《朝阳沟》创作于1958年,描写的是高中毕业生银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村建设,在劳动锻炼的过程中,经历了犹豫、彷徨、退缩等困难,最后坚定扎根农村的故事,讲述了那个时代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和青年一代投身时代大潮的感人行动,反映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北方农村的新风貌。该剧有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优美动人的唱段,一些唱段至今仍为戏曲爱好者津津乐道。

交响合唱《朝阳沟》的艺术总监关峡昨天对记者说:“《朝阳沟》是现代戏曲的经典之作,也是当年戏曲创作的一个典范。我们在对它进行改编时,首先确定要保留原作最基本的核心唱段,同时对剧本进行符合交响乐的一些改编,使整部作品成为一个四个乐章加上序曲、尾声和间奏曲的完整的交响合唱作品。交响合唱版对剧中人物也进行了缩减,除了银环和栓保两个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要靠合唱完成。劳动的场面以及栓保的‘前腿弓后腿蹬’的唱段则以回旋曲的形式展现。”

把戏曲改编成为交响合唱在我国舞台上已有一定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交响乐《沙家浜》,以及后来的交响乐《智取威虎山》、交响京剧《穆桂英挂帅》等。负责交响合唱《朝阳沟》部分音乐创作和合唱改编的作曲家金巍对记者说:“将戏曲改编成合唱和交响乐,确实是比较难的。我与关峡商量,对那些节奏较为自由的散板、剁板等戏曲特有的音乐进行规范处理,但听起来还是豫剧的味道。我觉得这种创作很有意思,这也是中国戏曲交响化研究的课题之一。”

对于如何把原本地方戏曲的小人小事改编成较重要题材的交响合唱,文学统筹刘麟告诉记者:“过去的《朝阳沟》讲述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发生的思想变化,中国的戏曲中普遍存在着叙事藏在唱腔里。为符合交响乐特点,我们会加入一些细节,让银环的转变有根据地呈现。而在文字上删减了大量的对白,变成一部讲故事的交响乐作品。”关峡告诉记者,栓保将由著名歌唱家王宏伟演唱,河南歌唱家陈静将演唱银环。关峡说:“作为对地方戏曲再发展和传播的探讨与尝试,交响合唱《朝阳沟》为其他地方戏曲经典作品在当今的再流传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