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04:0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 张体义 实习生 邵凯慧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一段时间以来,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排练厅经常会响起豫剧《朝阳沟》中的经典唱腔,而且国内交响音乐界的大腕儿们也频频出入。记者经过多日打探得知:他们是冲着《朝阳沟》而来,准确地说是冲着交响合唱版《朝阳沟》而来。
A 百变《朝阳沟》 传唱几十年
《朝阳沟》在中国现代戏历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品位和地位是无可争辩和替代的。该剧由河南省豫剧三团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于郑州,同年6月晋京演出。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轰动全国。
几十年来,《朝阳沟》曾被许多剧种移植上演。全国的豫剧团演出的更是数不胜数,豫剧演员不会唱《朝阳沟》的估计不多。半个多世纪以来,豫剧三团的《朝阳沟》也在不断变化,不仅演员换了好几茬,演出台本也有好几种。
《朝阳沟》的音乐形象是划时代的,还能有哪一出戏可以创造出这般不论主角配角不管大段小段都能成为“流行歌曲”的奇迹呢?《朝阳沟》的音乐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用中西合璧乐队伴奏。因此,将这一经典剧目“嫁”给交响乐也成了不少人的梦想。几年前,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曾尝试创作、排演过大型交响合唱《朝阳沟》。而这一次,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更是要把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往精品上打造。
B 披上西式婚纱 “嫁”给交响合唱
“打击乐切准节拍,女高音再唱上去些。”1月18日下午,在河南歌舞剧院的排演厅里,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话语。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指挥家吴涛正指挥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排演交响合唱版《朝阳沟》(上图)。
在排练的间隙,吴涛告诉记者:河南歌舞演艺集团首次将交响乐合唱与豫剧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用交响乐诠释《朝阳沟》。交响合唱《朝阳沟》将原作的经典唱段及音乐片段进行整合改编,分序曲、上山、磨炼、冲突、下山、悔悟、回山、尾声8个部分,体现了原剧的基本情节,且各部之间穿插朗诵,对剧情发展、人物内心刻画及矛盾冲突加以概括和提示。集领唱、伴唱、重唱、合唱、朗读、交响乐队演奏为一体。我们组成了国内一流的主创队伍,立足原作,抓住灵魂,大胆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河南人的交响乐合唱剧《朝阳沟》。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交响合唱版《朝阳沟》领唱陈静说: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将西方的交响乐合唱和豫剧结合起来,显得更时尚、更洋气,可以扩大豫剧的受众群。
谈到交响合唱《朝阳沟》的唱法,陈静表示:这次领唱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压力很大。《朝阳沟》是经典名剧,戏曲的唱腔、曲调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交响合唱版肯定不能再按照原来的套路走。对我来说,更趋向于是在声乐舞台上对《朝阳沟》进行诠释,先只看谱,按照歌的感觉去唱,然后再仔细揣摩体会,加上戏曲的东西,这个度很不好拿捏。
C 反复修改排练 效果超乎想象
《朝阳沟》搬上舞台之初曾引起非议,有人认为不是豫剧是歌剧。现在把《朝阳沟》“嫁”给交响合唱,自然也会有不同意见。
吴涛说,主创人员广泛听取了音乐家、戏曲界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才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也时常邀请专家来试听,提建议。
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主席、作曲家、指挥家徐锡宜听完之后说:“《朝阳沟》这个经典剧目交响化之后,序曲、间奏曲等交响乐完整的东西都融合进来了,很有特点。《朝阳沟》是豫剧名剧,是老艺术家实践出来的精华,要想青出于蓝并不容易,所以一定要集思广益。”
河南省豫剧三团老戏曲作曲家朱超伦建议说,三团的乐队本身就是中西合璧,因此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必须突出交响化、合唱化,才能有所区别。
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艾立群则表示:“河南人做这个事儿,靠谱。”
吴涛介绍说,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将于今年3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后在郑州及全国各地巡回展演。
加盟该作品的国家一级作曲、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交响合唱《朝阳沟》是让河南最优秀的作品国际化,目前来看效果超乎想象。我有信心把《朝阳沟》带到维也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