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7日07:31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 张体义 记者 施书芳 田园 实习生 马丽亚
在4月26日举行的《村官李天成》演出800场座谈会上,与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从社会影响、艺术成就、市场效益等多角度、多侧面对《村》剧进行了评价,认为《村官李天成》是河南戏剧界在全国的一次精彩集体亮相,它折射了河南经济的崛起,折射了中原文化的崛起,也为戏曲艺术表现改革开放时代生活,提供了一份生动的实践教材,也创造了现代戏的一个奇迹。
《村官》的“四个代表”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说,在全国戏剧界普遍还在一种彷徨、埋怨、期盼的氛围下,河南戏剧风景独好。
《村官李天成》这个作品,我是一个见证人。11年间,这个作品演出的任何一个版本,我都记忆犹新,我觉得这个剧目已经是接近于完美,可以说是当代一部当之无愧的舞台艺术精品。这个作品实现了三个跨越: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的跨越;由最初的宣传品到最终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艺术精品的跨越;由一个创作剧目转换为保留剧目的跨越。这三个跨越,是所有戏剧家追求的终极目标。我相信,这个剧目到任何地方演出,这样的典型都具有感人的力量。
《村官李天成》对当代的现代戏创作,对话剧尤其是现实主义话剧的创作也带来很多新的启示。这部戏还有“四个代表”:它成为主要创作人员的个人代表作,成为豫剧三团的代表作,成为河南省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代表作之一。
百听不厌“吃亏歌”
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党组书记王蕴明说,河南是一个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河南的戏剧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豫剧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少数几个剧种之一。
《村官李天成》我大概看了30遍,11年来,我一直跟踪这部戏,百看不厌,它是当前中国戏剧界不可多得的优秀剧目,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部戏成功的经验,可以从多个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我认为,戏中“吃亏歌”是当代共产党的奉献歌,是当代社会的正气歌。吃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奉献。在当下,提倡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吃亏精神,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这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
豫剧的第二个《朝阳沟》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主任、中国导演学会会长黄在敏说,《村官李天成》自搬上舞台,已经11个年头了,演出了800场,这对于一个英模戏来说,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可见它已成为一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颇受观众欢迎的精品之作。有人说它是豫剧的第二个《朝阳沟》,我认为并不为过。但是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这11年,800场演出,绝对不是量的积累,而是一个艰苦、精益求精的过程,是一个从作品走向精品,成为优秀保留剧目、经典的过程。
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认为。历时11年,800场,两个硬邦邦的数字,足以说明这是一部好戏,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颠覆了“英模戏”的创作模式,语言、唱词堪比《朝阳沟》。许多观众把《村官李天成》比做是新世纪的《朝阳沟》,我认为准确、恰当。
河南戏剧的春天到来了
《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晓耕说,时间是检验精品力作的唯一标准,一出现代戏能够演出800场,这是一个奇迹,我有一种感觉,河南戏剧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河南老百姓对豫剧情有独钟,真是不分老少。这个戏能够演出800场,除了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有一种寓教于乐的精神,我可能更看重的是这出戏有一个好的唱腔,唱腔太重要了。《朝阳沟》的故事可能已经淡化了,但唱腔留下来了。一个戏如果有一段唱腔能流传下去,就是成功的。《村官李天成》中的“吃亏歌”不仅是教育干部的警句,也是老百姓的心声。
这个戏应该是河南戏剧、全国现代戏当中的佼佼者,希望能够演1000场、2000场。
现代戏创作的制高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说,一个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现代戏,能够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创造出演出800场的记录,这在中国当代戏剧演出史上,是一个奇迹。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崔伟说,《村官李天成》可以说是当代、现代题材和现代戏曲创作的一个制高点。
《村官》的启示意义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精神生态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鲁枢元说,目前整个民族戏曲似乎都处于萎缩的状态,大型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却能够一枝独秀,本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文艺评论家孙豹隐说:据我所知,现代戏包括得到特别大奖的戏,演出场次能够达到800场的恐怕还不多,是一个铁数字、真数字,这对全国都有启示意义。
《村官》为河南文化赢得尊严
参加座谈会的河南戏剧、文艺评论界专家也纷纷发言,畅谈他们的感受。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荪说,《村官李天成》是一个代表,它不仅开创了豫剧现代戏演出史上新的辉煌、新的篇章,成为中原文化振兴的强有力的符号、信号,为新世纪的河南文化赢得了地位和尊严,同时,也给中国戏剧的繁荣、发展,包括整个文艺,也给文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艺术的启示,提供了一个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感人,甚至是越来越崇高的精神形象。
《东方艺术》常务副主编李红艳说,现代戏是河南戏剧创作的强项,成功作品不少,《村官李天成》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村官李天成》还会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