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经典现代戏《朝阳沟》演出足迹
     发布时间:2013-07-22
 

1958年,在“大跃进”改天换地的号角声中,《朝阳沟》用了7天时间就排演成功。它先后因切合 “大跃进”建设农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广泛流传。在50年后的今天,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份数亿老百姓仍然耳熟能详,该剧从诞生至今50年间,已演出5000余场,广受欢迎。成为现代豫剧的经典剧目,是豫剧现代戏成熟的标志,在中国现代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河南豫剧院三团编演的现代戏《朝阳沟》,首演于1958年3月20日郑州北下街河南剧院。这个戏从创作剧本到排练、搬上舞台,仅用了七天半时间,而布景、道具总共才花了十几元钱。

《朝阳沟》排出后在城里只演了几场,全团同志就身背行李、肩扛服装道具,到太行山区演出了。到达林县河顺乡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高举彩旗喊口号,黄土铺路,迎接在村头。剧团白天和群众一起修水库,晚上联欢演出《朝阳沟》,真是亲如一家人。

1958年4月13日,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看《朝阳沟》,称赞“这是个好戏”,并要他们到北京演出。

1958年夏天,《朝阳沟》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题材展演。之后,《朝阳沟》很快被改编成评剧、眉户、吕剧等。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豫剧三团合作将《朝阳沟》搬上银幕,梳着大辫子的银环和帅气的拴保成为知识青年的“梦中情人”和楷模。

1964年元旦,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舞台剧《朝阳沟》。

1964年年初,毛主席表扬《朝阳沟》。

《朝阳沟》,还曾准备改编为样板戏,惊动全国。

“文革”后,天津评剧院马淑华、李秀云等曾有过评剧演出本。

《朝阳沟》最近一次复排是在2001年。

《朝阳沟》2004年4月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2009年11月,《朝阳沟》入选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

2012省政府文艺送农民活动拉开帷幕,三团到安阳地区演出数日,豫剧经典现代戏《朝阳沟》是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每到一处场场必演,一部好的作品不但能胜任国家大剧院,走在田间地头,也深受广大农民的爱戴欢迎。

2012年11月20日,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在京召开,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大型豫剧现代戏《朝阳沟》等全国不同剧种的20部作品荣获大奖并受到文化部表彰。文化部对获奖作品给予100万元的资助,并于2013年组织全国巡演活动。

河南豫剧院三团将于2013年12月1日——8日携《朝阳沟》等剧赴安徽丰县第地进行商业演出。

该剧上演至今50多年来,久演不衰,截止目前仅豫剧三团已演出5600多场,全国多个艺术团体移植、演出,被誉为豫剧现代戏的经典传世之作,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全国文艺经典之一。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