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常香玉》演出足迹
(2013年7月16日)
     发布时间:2013-07-22
 
 
豫剧《常香玉》是由河南豫剧院一团创演的,这个团的前身是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2004年6月1日常香玉逝世后,该团决定集中精力创演新剧,以弘扬大师“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的精神。

《常香玉》成经典代表剧目

2004年6月,常香玉大师与世长辞。为了继承和弘扬常香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在河南省委宣传部关心支持和河南省文化厅直接领导下,一团联合有关单位,攻坚克难,全心投入,开始了现代豫剧《常香玉》的创作排练。

该剧于2005年5月首次搬上舞台,当年9月即在“河南省第十届戏曲大赛”中荣获评委总分第一名、“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2005年12月起,中央电视台在“九州大戏台”栏目多次向全国电视观众实况播出这部新戏;2006年应邀到北京、天津、西安、合肥、长治、沈阳等地巡演;2006年12月,在“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12月,继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夺得“文华大奖”和“观众最喜爱剧目”奖、“观众最喜爱演员”奖之后,又在第十二届“文华奖”中荣获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和3项文华表演奖,创下河南省原创剧目在国家舞台艺术最高级别赛事中获单项奖最多的纪录;2009年9月,又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7至2009年度)。

豫剧《常香玉》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将视角对准人物心灵,细腻而真实地展现了“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心路历程。诗化的风格追求,空灵、唯美的舞台呈现,酣畅淋漓的情感表达,老、中、青常香玉穿越时空交流的结构样式,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为戏曲现代戏长廊增添了一部风格独具的艺术作品。《常香玉》裹挟着的中原之风,让观众和评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中原文化“意蕴深厚,淳朴豪放”的品格特征。

经过多年演出实践的打磨锤炼和专家学者的精雕细琢,《常香玉》一剧正日臻完善,渐入佳境,成为河南豫剧的经典代表剧目。

情系百姓创作《常香玉》

“一生粉墨唱他人,斯人也成戏中人。”《常香玉》美轮美奂的唱腔、如梦如幻的舞美,倾倒了无数戏迷。而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回顾其创演历程,无疑是一次学习大师精神的过程。

“曲未尽音犹在叹木兰,绝唱一别成千古”。 2004年6月1日,走完81年人生之路的常香玉逝世。剧团当即决定:集中精力创演好现代豫剧《常香玉》,以弘扬常香玉德艺双馨的高尚品德。在创演过程中,该团广泛开展了“创演《常香玉》,学习常香玉”的活动,全体演职员一致认识到,要千方百计将《常香玉》创演成百姓喜欢看、看得好的剧目。

2004年6月,剧组成立伊始,就提出要创作群众满意的剧目,首先将其放在艺术创新、适应时代需求上。整个创作团队立志要把《常香玉》做成让老戏迷和新青年、白领阶层和农民工都能“叫好”的戏。为此,他们从新创戏曲在传统基础上做好现代提升入手,千方百计使《常香玉》既发扬传统优势,又让今日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喜闻乐见。正是这种创作思想使展现在舞台上的《常香玉》,让一批大学生和社区大娘看后都说,“好看、有味、够味”。

而为了《常香玉》,17位高级职称的演员倾力出演,6名一级演员甘当配角,主创人员呕心沥血。正是这种感觉,这种投入,使《常》剧渐渐步入老百姓喜欢的好剧行列。

为群众精雕细刻《常香玉》

千方百计听取群众的意见,从群众中汲取营养,边演边改、不断打磨、精雕细刻是《常》剧创作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原则。2005年5月20日,《常香玉》在郑州进行首场室内演出,1300人的剧场,引来1600多位观众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剧组深入到群众中,倾听观众的批评和建议。该剧首轮6场演出,剧组在门票收入43万元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真诚,征集到来自专家、群众的批评和建议60多条。50多岁的王丰盈,流着泪看了第一场演出后,总觉得剧中老年常香玉的发型不准确,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后台向舞台监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没想到,第二天她再看《常香玉》,常香玉的发型变了,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了。

正是在这些真诚的建议中,80多位观众、戏迷成了创演《常香玉》的编外“荣誉监督”、“荣誉编剧”。在《常》剧创作的1800多个日夜里,豫剧一团在征集620多条群众批评建议的同时,先后召开了7次专家座谈会,进而编剧对剧本大大小小完成了17次文本修改,导演9次实现了对全剧加工(小的调整不计其数),舞美4次翻新升华,音乐3次重写、9次修改。豫剧《常香玉》于2005年5月22日搬上舞台,当年9月,参加“河南省第十届戏曲大赛”,荣获评委总分第一名、“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2006年12月28日,在全国30多个省市42个优秀剧目参赛的“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一举荣获北方片21台参赛剧目第一名,全国评比展演一等奖;2007年进军中国第八届艺术节荣获文华大奖,囊括剧目、编剧、导演、表演、观众最喜爱剧目、观众最喜爱演员等七个单项奖,创下了河南省舞台艺术剧目在国家舞台艺术最高级别赛事中,获单项奖最多的纪录。正是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正是对无论大小瑕疵精心地修改、加工,才提高了《常香玉》的艺术魅力。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