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绢艺
秦氏绢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秦氏绢艺始创于明崇祯年间,历经四百多年文化的洗礼,经过秦家十多代艺人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华夏一绝、国之瑰宝”,被誉为华夏神品。主要作品有人物、花鸟、草虫等,其作品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讲究“气、韵、味、趣”集中体现了中原地区的民间文化特色,气正、韵高、味厚、趣雅。秦氏绢艺代表作品“白菜蝈蝈”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名扬海内外,并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一只蝈蝈有六种绢制成各种材质各不相同,其制作工艺复杂,一般制作一只蝈蝈需要二十天的时间、一百一十八道工序,所有工序均为手工制作,做工细腻始终保持不变质、不退色、不变形作为民间工艺中的绝技。“秦氏绢艺”精巧别致、做工考究、技艺精谌、传统深厚,更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秦竹林
秦竹林,1947年7月生于河南滑县,秦氏绢艺第十二代传人。现为:安阳市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全国百名道德模范,全国德艺双馨模范,建国60周年共和国建设十大突出贡献人物。
秦氏绢艺秦竹林作品《蝈蝈白菜》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