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浚县泥咕咕)
泥塑(浚县泥咕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浚县“泥咕咕”主要产于河南省浚县伾山街道杨玘屯村。“泥咕咕”是对浚县泥玩的一种俗称,因其尾部有孔、一吹就能发出类似咕咕(斑鸠)的鸣叫声而得名。浚县“泥咕咕”是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生殖崇拜和原始先民鸟图腾信仰的产物,它起源于颛顼、帝喾时期,兴盛于隋唐。
浚县“泥咕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活力。它不仅色彩鲜明,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学锋
王学锋, 1954年生于河南省浚县西杨玘屯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浚县泥咕咕)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系全国著名民间泥彩塑艺术家王蓝田之子,王氏泥咕咕彩塑第九代传人。王学锋8岁随其父学艺,深得其父真传,至今从艺已达50余年。他的作品造型生动、手法细腻、色彩艳丽、形神并茂,与其祖、其父的作品一脉相承,继承了浚县“泥咕咕”的独特风格,小巧别致,人见人爱。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前提下,又有新的突破。王学锋的多件作品在国内外民间工艺美术展中获奖,并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河南省美术馆等永久收藏。代表作品有《独角兽》、《狮子滚绣球》、《骑马人》、《隋唐人物》、《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