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滑县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初期,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2006年11月,我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探访豫北这个新发现的古画乡后,向世人宣告:“滑县木版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这是一种失落的文化,是中州土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
滑县木版年画,自成系统。用色讲究,构图注重对称,线条灵动自如,造型清新写实,艺术风格独特,题材和内容绝大部分取材于儒、释、道教诸神仙以及已故祖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豫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劳动人民淳朴热情的性格特性和审美情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韩建峰
韩建峰,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于滑县李方屯“同盛合”老字号木版年画世家,自幼学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门里出身,深得父亲、叔父、大伯等父辈的言传身教,现已全面掌握滑县木版年画制作技艺。1976年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年画作品;1994年从事木版年画的制做和抢救整理工作;2009年参于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滑县卷》任编委会委员;2010年担任安阳市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11年获得文化部“中国民间美术著名传承人物荣誉称号”。2012年元月获河南省委、省政府“农村实用人材荣誉称号”; 2011年,韩建峰被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